|
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时间:2008-05-15 一、手足口病概况 1、手足口病是由于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以婴幼儿发病为主,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。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急性驰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,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,易发生死亡。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,但能传播病毒。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(EV71)和A组柯萨奇病毒(COXA)、埃可病毒(ECHO)的某些血清型。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,肠道病毒传染性强,易引起暴发流行。 2、人是肠道病毒的统一宿主,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。肠道病毒主要经粪—口和/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,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。发病前数天,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,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。易感人群:5岁以下儿童,发病季节:每年夏季多发。 病人粪便,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、床上用品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。 二、临床表现: 急性起病,发热,手掌或脚掌出现斑丘疹和疱疹,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。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,疱内液体较少,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,疼痛明显,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 三、警惕重症病例: 1、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,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、急性迟缓性麻痹、心肺衰竭、肺水肿等。 2、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,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、急性迟缓性麻痹、心肺衰竭、肺水肿等。 四、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经多,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,做好儿童个人、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健。 (一)个人预防措施 1、饭前便后,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,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 2、看护人接触儿童前,替幼童更换尿布,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,并妥善处理污物。 3、婴幼儿使用的奶瓶,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。 4、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、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 5、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,居家治疗的儿童,不要接触其他儿童,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,轻症患儿不必住院,宜居家治疗、休息,以减少交叉感染。 (二)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、本病流行季节,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。 2、每日对玩具、个人卫生用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。 3、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(尤其清扫厕所)时,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、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。 4、每日对门把手,楼梯扶手、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试消毒。 5、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。 6、每日进行晨检,发现可疑患儿时,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、居家休息的措施,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。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|